展青春风采 促专业成长 | 台安会山学校青年教师展示汇报课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扎实推进教师培训规划与校本教研创新实践,2025年3月我校举办了“青年教师展示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以“展青春风采,促专业成长”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交流研讨等形式,凝聚教育智慧,共绘教学新篇。
一、课堂风采:匠心独运,教学新篇
语文篇
苏畅《操场上》
苏畅老师讲授的《操场上》一课,是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插图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运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通过学习这一课内容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谢敏《中国美食》
谢敏老师讲授的《中国美食》一课,整节课让人印象深刻。课堂上,谢老师巧用图片、视频,让美食跃然眼前,还通过小组讨论、读菜单,找食材,说烹饪方式,设计菜谱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把识字与烹饪方法结合,助力学生识字。此外,还融入中国美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成效显著。
刘斯彤《蜘蛛开店》
刘斯彤老师讲授的《蜘蛛开店》一课,整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过程十分紧凑,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更好的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动物集市—小动物们来开店”作为一个场景的导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新颖的导入,为整节课做了一个好的铺垫。在教学中听、说、读、写四大要素贯穿始终。
孙文君《花钟》
孙文君老师讲授的《花钟》一课,十分精彩。教师以趣味视频导入,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演示,借图片、动画讲清了各种花的开放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及思考与协作能力。教师用语言的智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整节课十分精彩。
孙诗惠《肥皂泡》
孙诗惠老师讲授的《肥皂泡》一课,巧用AI技术让学生对话冰心奶奶,启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整节课做到了紧扣书本,通过播放制作肥皂泡视频,快速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分析词句时,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课堂互动频繁。整体而言教学思路清晰,做到了优化词汇的教学,是一节是不可多得优质课。
乔一林《三月桃花水》
乔一林老师讲授的《三月桃花水》一课,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抓关键句子,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多媒体播放三段桃花水竖琴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的活力。组织学生配乐朗诵,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体会到了文字的韵律。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析精妙词句,分享感悟,让思维在碰撞中升华。整节课精彩纷呈,令人陶醉。
数学篇
王久悦《轴对称图形》
王久悦老师讲授的《轴对称图形》一课,亮点颇多。教师借助生活实例,如蝴蝶、窗花、大门等导入新课,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折一折、比一比,自主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变换,有效突破难点,教学节奏把控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宋春丽《2、5倍数的特征》
宋春丽老师讲授的《2、5倍数的特征》一课,用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从百数表中找出2、5的倍数、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2、5倍数的特征”。整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以“问题驱动”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活动设计层次分明,任务设计由浅入深,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贾欣宇《3的倍数特征》
贾欣宇老师讲授的《3的倍数特征》一课,脉络清晰。复习导入时,引导学生迁移2、5倍数特征的学习经验提出猜想,猜测3的倍数特征。自主探究阶段,经历了完整的观察、比较、验证过程。最后,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借助百数表,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并通过及时练习,和学生适时总结,强化学生理解记忆。
英语篇
丁秀玲《A Day in Space》
丁秀玲老师讲授的《A Day in Space》的一课,由航天员一天的视频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在短的时间里被激活。同时,注重学科融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剪纸,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利用生动的课件、图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英语情景。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美术篇
王亮《恐龙世界》
王亮老师讲授的《恐龙世界》一课,采用视频、图片直观展示课堂主题内容。结合小组讨论、动手制作,达到了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王怡元《装饰色彩》
王怡元老师讲授的《装饰色彩》一课,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探索新知。师、生共同鉴赏农民画,分析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的方式,借助学生原有对色彩的认知,深入探究装饰色彩的表达方式。艺术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将装饰色彩应用到生活中去。
体育篇
刘思彤《走与跑》
刘思彤老师讲授的《走与跑》一课,利用沙包进行游戏与练习,强化学生行走中头正、腰直、上下肢协配合,矫正了学生们走步时低头、含胸、弯腰等错误姿势,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练习繁荣兴趣。在过程2练习中,穿插讲授“过马路识别红绿灯”等交通安全常识,可以更好的让同学们了解过马路的安全方式,最后在结合“顶物走、投、掷”游戏达到深化课堂的效果。
音乐篇
刘威彤《只怕不抵抗》
刘威彤老师讲授的《只怕不抵抗》一课,通过故事导入,创设历史情境,引出课题。授课过程中,刘老师提炼核心歌词,强化学生对主题和重点歌词的记忆。结合“拍手”“嗨”等动作解决休止符演唱问题,将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在教唱环节,她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创编、角色扮演、多形式演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当学生以“吹喇叭”“打铜鼓”等动作模拟抗战场景时,仿佛抗战胜利的情景再现,将音乐学习与历史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爱国情怀的传递。
道法篇
刘亮《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刘亮老师讲授的《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以生活情景导入,课堂中循循善诱,逐步渗透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自然无痕。整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通过情景演绎、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解决公共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二、智慧碰撞:研途漫漫,深耕方远
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深入研讨。听课教师畅谈感悟,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学科融合等角度对每节课进行细致点评。大家各抒己见,既肯定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优化建议。通过思维碰撞,青年教师们汲取经验,骨干教师亦在反思中精进,实现了“互学共进”的教研目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