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为国之未来保驾护航 ——台安会山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实施方案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为国之未来保驾护航 ——台安会山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1年09月16日 13:57:49 访问量:550 作者:张影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为国之未来保驾护航

                                                      ——台安会山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实施方案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每个教育者都身系国之未来。教育担负着培养新时代继往开来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为有效解决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根据《辽宁省贯彻落实<关于进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方案》(辽委教领2021]4号)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鞍委教领〔2021]4号)及(台教工委〔2021 ]17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会山学校(以下称“双减”)“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提高站位 学习领悟

及时有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级下发的关于“双减”文件的精神,提高政治及教育站位,懂得其意义之重大及工作之紧迫,范围之广大,懂得教育主阵地之关键。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刘 洪 军

副  组 长  :何艳鸿   庄秀芳  杜海生  卞 兵

周思彤   王 帅

组    员  :各班主任  各科教师  及其他领导教师

 

   三、明确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会山学校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为促进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制定工作目标

1、实现学校教育“提高”,为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示标导航。

(1)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4)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2、打造会山教育品牌,配合协调各级监管,努力有力实现会山完全回归校园教育,确保成效。

共同达到2021年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初见成效;到2022年7月底,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有效减轻;到2023年底,建成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长效协同机制;到2024年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取得显著成效。

五、遵循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减负提质。

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2.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疏堵结合,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3.坚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清单管理,创新工作方法,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重点、难点问题。

4.明确分工,综合治理。

强化导向,明确部门任务,构建分工协作工作机制,稳步有序落实,建立长效机制。

、实施细则

(一)立德树人,强化师德修养。

1.扎实稳进落实“双减”承诺制。

我校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全体教师会,精心组织部署全校教师填写《“双减”承诺书》,明了“双减”承诺内容。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依法从教坚决杜绝参与违规有偿补课行为

2. 榜样激励

遴选师德标兵教师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全体教师形成“减负”共识。

   (二)精准施策,推进作业有效管理制度化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科学认识与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1)建立健全校内校外协同、学校家庭协同、行政教研协同的学校作业管理常规机制。

(2)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完善作业管理办法,明确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学科教师职责,不断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分层布置作业,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

(3)定期建立优秀作业评选、作业校内展评制度。

(4)畅通公开电话、网络平台渠道,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确保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2)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并且教师在校指导完成

(3)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要控制好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3.注重作业设计。

(1)加强作业研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及教师集体备课重要内容纳入教研体系,对作业设计随堂化、精准化、层次化开展深研细探,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2)丰富作业类型,鼓励教师设计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布置分层弹性学校规定基础性作业完成率要100%,拓展性作业完成率达60%以上,提高性作业达10%以上;个性化作业,把劳动实践、文体活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内容纳入作业范畴。

4.规范作业布置。

(1)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作业安排布置,均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年组研讨,作业统一布置,学校监督检查。

(2)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作业,不准用增加作业量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3)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0Q等方式布置作业。

(4)积极推行“无作业日。鼓励每周除双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业(或者语数外学科中有一科不布置作业)。提倡当天有课后服务的科目,不布置作业。

5保证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学期一次期末测试

5.严肃作业批改。

(1)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根据作业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

(2)作业批改以教师全批全改为主,严禁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提倡教师进行面批。及时进行作业反馈诊断,加强作业批改的及时反馈,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给予个别辅导。

3使用阅”“好”“优”“良”“差”等简单批注。

4)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要求学生自批自改等行为。

6.科学利用课余时间。

(1)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公益、亲子阅读等活动。

(2)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3)对于经努力到规定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应按时就寝不熬夜,教师要利用课后时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措施。

(4)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三)聚焦民生,做好校内课后服务个性化

1.保证课后服务时间。

2021年秋季开学起,我校做到课后服务全覆盖,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学校综合考虑季节、天气、交通、与家长上下班时间有序衔接等因素,经与家长协商一致后,灵活报教育局同意执行。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未来不排除努力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2.科学确定课后服务内容。

我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原则,开设精致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后社团课。我校课后服务内容都是以课程形式呈现,为不同发展倾向,开展了饱览阅读、心灵手巧、强身健体、科普环保、娱乐游戏、书法、绘画世界、足球天下、鼓动神州社团及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教师积极探索服务内容,例如手工教师根据查找的视频,自己编写教案,几个教师研究,配合把教学内容拍成小视频,上课时一同使用,既方便了教学,又优化了教学,合作共赢。严禁基础年级把课后服务演变为学校教学的延伸,组织学生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补课、讲解卷纸、考试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提倡教师主动对个别学习有困难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3.拓展课后服务资源。

课后服务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必要时邀请校外有特长的教师,特色的项目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能力。

4.提升课后服务条件保障。

我校根据学生规模配齐教师特色课程,服务所需设备设施配备充足,做到设备故障及时修,需要材料及时购,不让教师在课后服务时分心,全心投入到课后服务之中

5、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双重育人作用,完善家委会制度、学校和家庭双向沟通制度、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教学制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制度等,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继续通过家长微信群,发布“鞍山市空中家长课堂”内容,提升家长育人理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四)强基固本,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1.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行动,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我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理念,树立“一年改面貌,两年大发展,三年创一流”办学目标努力打造优质育人品牌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构建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落实鞍山市教学评价标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小班化

保证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情分析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个性化教学,倡导项目、合作、探究等有效学习方法,从情感激发、价值导向、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学习品质、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等六个方面构建面向人人的多元评价体系。

加强幼小、小初、教育衔接研究,形成幼小、小初、教育有效衔接、相互渗透的育人体系。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计划”,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3.深化义务教育办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创新,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规范课程开设,严格落实《鞍山市务教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安排表》《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安排表(学年)》,指导学校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坚持“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严禁“超纲教学”“提前教学”。

(2)严禁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严禁提前结课备考,随意增加考试频度和考试次数。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考试难度适当。严禁公布考试成绩、名次等信息,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坚决杜绝课上不讲课下讲、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等行为

3保证做到廉洁自律。坚决杜绝索取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参加学生和家长组织的宴请、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5.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依据《鞍山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培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责任分工,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全体教师在校领导小组分工合作下配合上级教育部门统筹协调,有的放矢的发挥会山学校主阵地作用,确保我校“双减”工作有效实施和稳步推进。

    党、团、少先队及班级利用活动和平台负责做好舆论宣传引导,行政部门配合教学部门做好作业监管及教学质量提升,少先队及艺术组做好五育活动学生艺术素质提升,后勤管理部门做好监管保障工作。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双减”工作的领导,“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我校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我校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我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我校“双减”工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大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实到位。

  1.        精心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意见》《方案》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和界限,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标准,抓住治理重点、难点,不搞“一刀切”。我校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完善落实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时间表和责任人,迅速联合开展专项洽理,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1.        严格落实监管制度。

设立监管平台和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对需要整改的问题逐个明确整改意见和时限;不能按期整改的,要依法依规处理。

  1.        强化督查督导。

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将落实“双减”工作实际情况和工作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开展专项督导。

  1.        积极宣传引导。

(1)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宣传政策,明确要求和责任,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

(2)借助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充分宣传“双减”的重要意义。

(3)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双减”工作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会山教育生态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        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1“双减”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要认真做好家长等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广泛理解,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形势研判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强化深层次研判,制定风险防范化解预案,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社学校教育环境稳定和谐

2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双向有效衔接。小学未免试就近入学,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总之,“双减”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关乎新时代国之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双减”意见》精神,确保我校“双减”逐步有序取得实效,我会山学校全体师生在领导的带领下,正投入激流之中,站在时代前列,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洒汗水,诠释初心,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台安会山学校

              2021年9月3日

 

 

 

 

 

 

 

编辑:刘冬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会山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鞍山台安繁荣南街69号 114100 tahsadmin@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